齐齐哈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烤肉有ldquo身份证rdqu [复制链接]

1#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110/4756333.html

油花在火焰上的滋滋声

牛羊肉在烟火逼迫下热气腾腾的香气

混着沾满辣椒孜然的炽热油水

离着老远就已经香气四溢

光是闻一闻

都有幸福眩晕的感觉

齐齐哈尔

这座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松嫩平原

草美牛肥

早在旧石器时代

居住在这里的游牧民族

就开启了烧烤猎物的饮食习惯

在千百年的演变和传承中

“齐齐哈尔烤肉”已成为鹤城的文化标签

在全国家喻户晓

为配合全省“周末游龙江”现场会在我市的召开,打造齐齐哈尔特色烧烤饮食品牌,市博物馆推出“鹤城的味道——烧烤文化别样的城市风情”烧烤文化展。市民、游客们也借此机会走进博物馆,一睹“齐齐哈尔烤肉”这张文化名片的历史渊源。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齐齐哈尔烧烤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市民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餐桌上的文化。以家庭烧烤为例,从食材的制作,工具、木炭、饮品的选择,烧烤地点的选取,到过程的享受,已成为一种饮食特色。

一位市民指着橱窗里展示的烤锅跟身边的妻子说:“这锅跟咱家的是一样的。”锅分两部分,下面是盛炭火的炉子,上面是有眼儿的铁盖,肉就放在盖上烤。齐齐哈尔大部分百姓家里的烤锅都是这种形式,只不过有方有圆,有市场上买的,还有自己焊的。这个市民又得意地对记者说:“为了能吃上一顿地地道道的齐齐哈尔烤肉,费再多心思也值,我家的烤锅就是我找朋友焊的,进风口改良过,比一般的锅快,再多人也供得上。”

齐齐哈尔烤肉的特点在于每个家庭中的烧烤拌肉加入的佐料不同,造就了多种味道。也促使了齐齐哈尔烤肉文化的发展。一位市民与记者分享起了他的拌肉经验,“烤肉的关键在一个‘拌’字上,往里加的各种配料全凭自己手感,葱、姜、洋葱、啤酒、豆油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放多少,手上得有准。加盐更难,少了,没味,多了,压了肉味;早了,肉老,晚了,味入不进去。还有一项就是拌油,油少,沾锅,油多,冒烟。以上全是手上功夫,全靠长年累月的实践,几乎每家都有一个拌肉的高手。”

展览中展示了鹤城大大小小的烧烤名店,然而最受齐齐哈尔人认可的始终是各有特色的家庭烤肉。烈日炎炎的夏天,墙头,树下,过道,总是有人家摆锅生火,拉开架势。一家人团团围着,烤得热乎乎的,吃得汗涔涔的,其乐融融。提起家庭烤肉,市民卢先生有话说,“同样的烤肉,蘸了不同的蘸料,味道就不一样了,就拿咱们齐齐哈尔随处可见的蘸料来说,其实每家店的配方多多少少都有点不一样。

我听说,齐齐哈尔烤肉蘸料里这种醇香的口感是来自于‘八裂饼’的饼干碎。北方人喜欢就着大蒜吃烤肉,既起到杀菌作用吃起来味道又香。‘吃肉不吃蒜,营养损一半。’可惜很多外地来的朋友,尤其是南方朋友享受不了这种美味。每次遇到不吃蒜的人我都觉得很遗憾,离开大蒜齐齐哈尔烤肉的精髓他们就领略不到了。”

齐齐哈尔的烧烤文化牢牢印在每一个外出游子的心坎儿里,展览中让众多游客市民举起手机分享到朋友圈的部分,就是*在《西虹市首富》中宴请巴菲特吃“齐齐哈尔芭比Q”、毛不易在采访中向大家推荐齐齐哈尔烤肉和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齐市家庭烤肉》的图片了。

“如果烤肉有身份证,户籍一定是齐齐哈尔。”年12月1日在热闹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上,“齐齐哈尔芭比Q之旅”抢先为市民和游客解馋。

有人说,很多东西,离开那块地方,就不是那个味儿了。那是因为,这是家乡才能吃到的最熟悉的味道,有酒有肉,有烟有火,对面马扎上还坐着几个吆五喝六端着啤酒的好朋友。朋友在这里,家在这里,烧烤的文化在这里。

原味拌肉、韩式拌肉、小肋

黑胡椒拌肉、大片肉、雪花肉

电烤呢还是碳烤呢?

你更喜欢哪种口味

小编期待您的答案

记者:扈珵

猜你喜欢

?北大文理、清华文理|年本科第一批次A段录取院校投档分数线出炉!

?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师风典型问题|涉及4名教师、2名校长

鹤城发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