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治污,右手排污”,水务行业龙头企业——北控水务(.HK)近年来深陷环保泥潭,污染问题屡遭生态环境部“点名”。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和处理处罚整改情况》,北控水务旗下有5家企业上榜。在年,北控水务旗下企业也曾被通报,有两家企业被挂牌督办。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宁夏、黑龙江、河南等地调查发现,北控水务位于宁夏永宁、黑龙江拜泉、河南通许的部分水务公司被多次处罚。其中,永宁北控水务在约三年的时间里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21次,罚款金额超过万元。然而,永宁北控水务未曾向相关职能部门缴纳上述罚款。
北控水务方面向记者表示,永宁北控水务超标问题主要是进水超标,此前与当地政府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有关条款,“若进水水质超出处理范围,乙方应根据谨慎运营惯例并尽最大努力进行处理,造成出水水质不达标的,甲方免除乙方的违约责任。拜泉北控水务于年初签署了《拜泉县污水厂运营权移交声明》,污水处理厂的日常工作由拜泉县排水管理处负责。该项目运营权正式移交,双方合作终止,对于处罚问题北控水务并不了解。
遭处罚未缴罚款
北控水务主要业务包括水处理服务、水环境治理建造及技术服务。截至年底,公司就共计座水厂(其中包括座污水处理厂、座自来水厂、25座再生水处理厂及2座海水淡化厂)订立服务特许权安排及委托协议。
这样一家水务巨头,为何却屡屡出现超标问题?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年第一季度自动监控数据严重超标的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中,污水处理厂44家,占总数的38.2%。而北控水务旗下有5家公司出现在名单中。其中,永宁北控水务在约三年的时间里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21次,罚金超过万元。
但截至目前,永宁北控水务未曾向相关职能部门缴纳上述款项。对此,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永宁分局已经对于永宁北控水务21起环保违法进行了立案,并且将其中的16起案件移送至法院。
7月10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来到位于永宁县永宁北控水务办公所在地,希望就上述环保问题进行求证。记者在现场发现,永宁北控水务已经更名为永宁博盛水务有限公司。不过,其工作人员确认永宁博盛水务就是永宁北控水务,至于更名原因,其表示不清楚。
“对于采访事宜,需要北控水务集团同意,我们才能予以配合解释。”永宁北控水务相关负责人李来阳建议,就环保违法案由以及罚款的缴纳等问题致函北控水务集团。
不过,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永宁分局向记者确认了永宁北控水务三年环保违法21起的事实。
“永宁北控水务最早的一笔罚款是年3月10日,案由是废水总排口污染物超标排放而被罚款,罚款金额约25万元,但是截至目前,该笔罚款并没有缴纳,我们已经将案件移送至法院。”永宁分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从年3月至年2月,环保部门一共向永宁北控水务下发了21份环保处罚决定书,环保罚款累计约为万元。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罚款金额,是因为环保处罚决定书送达之后,永宁北控水务未能及时缴纳,按照新环保法“按日连续处罚”的规定,才导致处罚金额较大。
根据环保处罚决定书,对永宁北控水务最大的一笔处罚产生于年6月19日,处罚案由是“废水总排口污染物超标”,处罚金额为.63万元。
事实上,近年来永宁北控水务屡屡因环保违法,被当地职能部门通报甚至见诸报端。在年3月6日,环保部门就曾经对永宁北控水务突击检查,发现在永二干沟雨水口位置有大量黑色污泥,顺着沟往下游方向漂浮了将近米。后经排查发现,永宁水务厂区内一处雨水井与污水井之间设有2根暗管,而永二干沟的污泥正是由暗管排放而来。
就在上述暗管被拆除不久之后,即在年3月21日,永宁北控水务又发生因停电导致污水外溢。事发后,永宁县政府成立由纪委(监委)、公安、环保、水务、住建、法院等多部门为成员的处理领导小组,对外溢污水回抽进入该企业进行循环处理,并清理永二干沟的污泥。同时,协调永宁第一污水处理厂的专业人员进驻,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永宁北控水务既然三年罚单达21张,为什么没有被停产整顿。对此,永宁县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解释称,永宁北控水务又被称之为永宁县第二(望远)污水处理厂,其主要承担的是望远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一旦停产,望远地区的生活污水就没有办法被处理。因此,永宁北控水务虽然多次被处罚,但是并没有要求其停产整顿。
另外,该政府官员透露,永宁北控水务在永宁县的项目分为两期,一期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万方,二期为4万方,截至目前二期并没有转为商运,其原因是在年3月之前,环保未能达标且屡遭处罚。不过,目前已经连续三个月达标排放。“由于二期项目没有商运,所以永宁北控水务没有钱,至于商运之后会不会缴纳拖欠的罚款,或者缴纳多少,现在还没有定论。”
北控水务方面向记者回复称,关于永宁北控水务由于进水水质COD、TN等超出协议约定水质指标,超过污水厂设计进水限值,造成水厂出水水质超标,导致环保部门对水厂进行多次行政处罚。进水水质超标主要是上游制药、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及排放管理不到位,致使永宁二污进水长期处于超标状态,超过污水厂的设计负荷,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冲击,系统无法稳定运行。自年7月开始,进水水质更加恶化,尤其是总氮和氨氮,分别超出设计指标88.30%、66%,COD亦频繁超标,进水B/C值仅为0.18,属于完全不可生化降解污水,已超出污水厂设计进水限值,造成整体系统处理难度加大,运行成本超高的困境。
同时,北控水务指出,据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有关条款,“若进水水质某一项或多项污染物实测浓度值除以进水水质设计标准>1(pH值除外),乙方应根据谨慎运营惯例并尽最大努力进行处理,造成出水水质不达标的,甲方免除乙方的违约责任,甲方应按照实际处理量向乙方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如因进水水质超标,在乙方尽力处理仍无法实现出水达标的情况下,如收到行政处罚,甲方对乙方进行补偿。”“当实际进水CODcr浓度超标,或制药类企业排水CODcr浓度大于上述标准时(进水CODcr按不高于mg/L执行),乙方处理出水超标免责……由此造成环保部门的处罚及征收的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由甲方予以协调免除。”
排污主体“难觅”
除了永宁北控水务,北控水务旗下另一家公司——拜泉北控水务也屡次卷入环保处罚风波。
去年三季度、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生态环境部三次曝光了拜泉县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污染物,被当地生态环境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书,按日连续处罚合计高达3万元,且生态环境部三次曝光名单中的排污单位名称均指向拜泉北控水务。
生态环境部曝光台行政处罚公示的信息显示,年1月22日、5月10日、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分别公示了《年三季度、四季度、年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和处理处罚整改情况》(简称《情况》)。《情况》显示,年三季度,齐齐哈尔市拜泉生态环境局是从年6月6日开始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6月19日又下达《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书》,对企业按日连续处罚,累计罚款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年四季度未显示处罚日期。处罚情况显示,拜泉县环保部门对企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记者注意到,拜泉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