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大共性是相互看不起。
我觉得这句话的杀伤力只有百分之一或者百分之。
前段时间回老家上班,遇到了一个很糟心的同事,那个同事是一个研究生,然后但凡你每次和她聊天,话题总是能够聊到她作为研究生,公司对她怎么怎么样关照。可能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正常啊,人家研究生嘛!
是的,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都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她每次向别人介绍人的时候,不介绍这个人叫啥,来自哪里,而是直接介绍这个人学历什么等次的。每次和她聊天她记不住别人名字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通常这个时候她会这个说“就那个那个某某大学的那个人,他/她怎么怎么怎么”。
......
不是,我是真的不明白她浑身散发出来的优越感,以及对别人的歧视感。
但是后来发现是我太天真了,社会上的歧视又岂止这么简单......
歧视无处不在
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不管是先天赋予,还是是后天努力所得,相互之间的看不起,几乎无处不在。
高个讥笑矮个矮,矮个嘲讽高个憨;
胖人瞧不起瘦人弱不禁风,瘦人笑话胖人水桶腰;
长得美得看不上丑的,长得丑的认为长得美得中看不中用;年轻人不屑于老年人谨小慎微,老年人摇头于年轻人稚嫩莽撞;
男人认为女人太感性,女人认为男人自大;
上司瞧不起属下,认为下级愚笨,属下同样看不起上司,认为上级无能。
而朋友之间同样充斥着相互瞧不起的气氛......
钱钟书在《围城》里这样写道:大学里,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学系学生,教育学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老师……
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歧视就在。
同类歧视
之前看到一个关于歧视的帖子,有人在下面这样评论:
[只有同类才有赤裸裸的歧视。
在中国,最瞧不起农民的不是城市人,而是刚洗脚上岸的农民。
在外国,最瞧不起中国人的不是外国人,而是刚拿到绿卡或者国籍的中国人。]
这让我不由想起之前的有句话说,“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这句话也许很多时候是对的,只有假金才需要去镀,真金根本就不需要去遮遮掩掩的,也用不着这么麻烦。
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拥有什么,你不用说,别人就知道。你一再地强调自己拥有这样东西,反而表明了自己很虚。
学历有多重要
那现在再回过头聊聊关于我那位同事的情况,学历的歧视。
学历是什么呢?
学历看似一张纸,实际上却凝结了一个人拼搏获得的成绩,学历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能力。
当今社会,学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考研导师张雪峰这样说: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在今年的九十月份,你到齐齐哈尔大学去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去招聘,你再到北京的一个学校,你再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北京科技大学招聘,你再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招聘。他们去什么样的企业,他们给这个学生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您去看一看,您就知道了”
说到最后,张老师甚至带了哭腔:
“世界上所有的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他们绝对不会去一般的学校招聘。”
听起来很残酷,可这就是事实。人们说所的“上什么大学都一样”这才是最大的谎言。
可能会有人说,上那么多年学有什么用,还不是出来打工,人家谁谁谁不上大学一年照样几十万。这个问题没必要反驳,因为你读了那么多书,上那么好的学校,就是为了不问出这样的蠢话,不过他那样无知的人生。眼界不同的人注定是没办法进行交流的。
一位网友亲身经历,工作将近一年的时候,准备考个公务员,于是各种准备,等到要报名的时候,突然发现公务员根本不招专科学历。当时完全懵逼了,看着报考页面,欲哭无泪。
人生最无力的时候,就是明明已经做好了全力冲刺的准备,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参加比赛的资格。
做好自己
上面提到的“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其实反着想也是成立的:“一个人说什么,他的听众认为它在炫耀,那么听众也定缺少什么。”其实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检讨自己,为什么会觉得这样是一种炫耀呢,除去他们的表达方式别人是否能接受,我们间接性将别人的优点和闪光点都否定了。而不断通过事实证明,他们所“炫耀”的东西都是他们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我们当时所缺乏的。
面对歧视无处不在的当下,努力提升自己做好自己才是正确的吧。努力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努力的理由有千万个。
有人说:“我喜欢的东西都很贵,我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我爱的人都超完美。”
可是我想说:
因为这个世界从来都不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