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由36个山东临沂移民在哈尔滨市西北余公里荒原上钉的一个橛子、搭的几个草窝棚到如今80%村民住上单体别墅,高层公寓与别墅鳞次栉比的“龙江第一村”。63年间,兴十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9日,由中共齐齐哈尔市委、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黑龙江东北网络台承办的“砥砺四十年奋进看鹤城”——网络媒体走进齐齐哈尔大型新媒体宣传报道组来甘南县兴十四村采访。宽阔整洁的路面,红顶黄墙的欧式别墅,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不通火车、人口只有一万余人的小村子。
(图为兴十四村党委书记付华廷为媒体记者讲述兴十四村发展情况,摄影记者姜辉)
数十年来,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现已实现了耕地机械化作业、农田节水化喷灌、作物良种化种植、土地集约化经营、牧业标准化养殖。目前,园区核心区面积已达2.4万亩,已建成万米智能温室1栋、实验控制中心多平方米、1个吨库容的马铃薯种薯窖,平方米的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棚室总数达到了栋。先后购置大型喷灌多台套,耕地实现%高效、节水喷灌。园区全部采用“3+2”生产模式(即空气、水、土壤无污染,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绿色种植,打有机牌,走特色路。目前,兴十四村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万多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红小豆、白芸豆等十余个,认证绿色食品标识4个。拥有国产、进口等各类农机近台套的黑龙江省高标准大型农机合作社,覆盖作业面积10万亩,代耕30万亩,兴十四全村耕地由村里2%的劳动力种植,98%的劳动力成为二、三产业工人。年,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总资产达到23.5亿元,总收入实现2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7.65万元。
(图为兴十四村大型农机具存放中心,摄影记者姜辉)
兴十四村党委书记付华廷告诉记者,兴十四村先后建成北京卫诺恩酶制剂生产项目,富华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大米、大煎饼、葵花籽、杂粮生产、3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等7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起了拥有35家企业、多名员工、23亿多元总资产的黑龙江富华集团,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各级表彰奖励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