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警察杂志,作者宋晨
中国警察杂志
全国公安系统权威业务指导期刊。记录公安改革进程,探索警务发展趋势,指导业务实践工作,展示警界创新成果。
对于有着“全国人大代表”和“禁毒民警”双重身份的魏春来说,“忙”是一贯的节奏。她忙着查案攻坚,在众多线索中抽丝剥茧给涉毒违法犯罪者以致命一击;忙着进校园进社区,把识毒、防毒、拒毒知识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忙着到基层调研,倾听那些来自民警与群众最迫切、最真实的声音……身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级高级警长、缉毒二大队大队长的魏春,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忙碌中履行好职责使命。
“嗒、嗒、嗒……”鞋跟轻扣地面的声音清脆又利落,光是听着这好似步履生风的脚步声,熟悉的人便知道,是魏春来了。“声”如其人,坚强、干练、勇敢、细心,每一位见过魏春,对她有所了解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在印象里给这位飒爽的缉毒女警贴上这样的“标签”。她能不顾危险、千里奔袭缉毒追凶,也能春风化雨、向群众细细道来禁毒知识,从警35年来,魏春以女性的柔和韧,在警营里绽放出独有的光华。
刀尖行走18年,
面对毒贩和危险是工作也是生活
与同事一起分析禁毒工作形势
“小的时候,一看到军人、警察就特别羡慕,每当看到他们穿上制服,尤其是女警察,感觉她们英姿飒爽,浑身都散发着光芒。”因为儿时的“警察梦”,魏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全部报考了警察类院校,但因为几分之差与梦想院校失之交臂。
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年,已经做好复读准备的魏春报名参加公安队伍招干,由于成绩突出,她成功加入了公安队伍。
“穿上这身警服,腰板就不能弯下去。”踏进公安队伍的第一天,魏春就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从警35年,如今已经55岁的魏春依然身姿挺拔,她步履坚定地走在这条从警路上,始终干劲不减,信心十足。
“别看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惊险片里那些枪战、卧底、追踪、伤亡的热门元素都经历过,就真实地发生在我和同事身边。直面毒贩和危险,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生活。”
干禁毒的18年里,魏春直接参与过数百起抓捕行动,无论是分析案情还是制订计划、实施抓捕,她都以沉着、冷静、机敏的特质,为案件侦破带来巨大转机。
年3月,无业人员曹某因涉嫌贩毒被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龙沙分局立案侦查。经过近三个月的梳理,这个以曹某为核心,辐射三省六市,涉毒人员众多的吸贩毒网络逐渐明晰,并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
9月21日,当时已经51岁的魏春被委以重任,带领三名侦查员到达南方某市。9月24日,在得到曹某将于当日返回哈尔滨的确切消息之后,魏春四人早早奔赴长途汽车站蹲守。上午8时,曹某提着两盒精心伪装过的“茶叶”终于出现。狡猾的他并未急于上车,而是穿梭于各辆大巴之间,与司乘人员一边交谈一边四处观望。直觉告诉魏春,这些人中还有曹某的同伙,必须主动出击寻找突破点。来不及思考太多,魏春决定假扮打工人员近距离接触曹某,已经两天没顾得上洗脸的她,蓬着一头乱发,在大巴车中间闲逛,视线却始终没离开那两盒“茶叶”。
没有电影里那些浓缩出来的惊心动魄,在漫长的50多个小时的旅途中,几次换车、等候,魏春的精神和身体都极为疲累,但依旧死死盯着车里去往哈尔滨的另外两名“乘客”。凭借职业敏感和多年的斗争经验,魏春发现车上另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很可能就是曹某的同伙。而狡猾的曹某此刻也在暗中观察,怕暴露口音不能说话,魏春就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