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委书记、院长曹勇安在我校信息大楼第一报告厅作题为“从传统课堂到跨界课堂”的专题报告。报告由校工会主席、教务科研处处长罗煜主持,我校部分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第一期、第二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共余人聆听报告。
曹勇安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家对应用型课程建设的要求。他指出,应用型教育就是“跨界教育”,实现“跨界”教育关键在于“融”,即产业的职业文化与学校的教育文化的有机融合。曹勇安从应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工程教育四个方面详细阐释了“跨界课堂”的内涵。他强调,要向应用型教育转变,转变观念是先导、转到深处是课程、转到难处是教学、转到痛处是教师。
接下来,曹勇安就传统课堂、翻转课堂、跨界课堂三类“课堂”的演变与发展深入解析。他说,国家倡导的职业教育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要实现跨界课堂,要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曹勇安将跨界课堂分为校外和校内,其中校外主要包括跟岗实习(初级课堂)、顶岗实践(中级课堂)、包岗包项(高级课堂),校内主要包括实训室内(初级课堂)、真实项目(中级课堂)、工作环境(高级课堂),校外要达到工作任务课程化,校内要达到教学任务工作化,
即要做到工作过程系统化。曹勇安还通过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建设发展的实例,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转型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曹勇安的报告内容详实、观点新颖、密切结合教学改革实际,给现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曹勇安“大航航行靠舵手,专业跟着产业走;万物生长靠太阳,育人就在课程上”“课程像老汤,设计是配方,教学是熬汤,评价是品尝“等之类幽默见趣的话语,更是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教学各个方面的关系,引来现场人员阵阵会心的笑声。
罗煜指出,今天这场报告是在我们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时刻,在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时刻举办的。曹教授的报告站位高远、思想深刻、信息量大、语言幽默、案例生动、论证精确,富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可操作性。罗煜要求大家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如何开发课程,让课程更有内涵,让教学更生动。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董黎丽
编辑:王艳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