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冰哥哲理心的容量
TUhjnbcbe - 2021/4/9 20:36:00
北京白斑病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冰哥哲理:人生不用太多条件


  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尽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的一流教育,他们有尽情挥霍不尽的财富。


  


  其实这些身不由己的条件就不应该被列为普遍人生的条件。因为它的偶然性就如我们坐胎成天生丽质,还是歪瓜裂枣都与自己无关,有关的只是我们创造和利用的条件。


  


  伦敦开始也是村庄,就像贵族的起点也有草莽,把村庄作为起点,把从创造条件作为开始,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条件。有条件是个好命运,没条件就是个好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创造,就像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生存的家园遭受了灭顶之灾之后,他们漂泊世界各地,寄人篱下时,反倒强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没有土地做工厂,他们有发明创造,没有广袤的国土立足,他们有智慧。按人口比例算,哪个民族都没像犹太人那样产生过那么多的教授、专家、学者。就像资源条件极差的日本,也没有制约住他们成为经济大国。条件是一个国家、个人发达与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有一种海鸟,它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时,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然后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上面捕食;困了,就站在上面睡觉。谁能想到小鸟飞越太平洋依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试想一下,如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吗?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只能成为你捆绑在翅膀上的*金,它不仅无助你成功,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人类的生存与创造也是如此,成就伟大事业的那些人反倒没有什么优越的物质条件。


  


  弱者等待条件,强者创造条件。真正的成功者就应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就像那只飞越太平洋的小鸟,仅仅依靠一小截树枝就能立足、生存、飞翔。


  


  可如今许多人创业,就是依赖条件,总是把自己平庸的人生归咎于条件不好,可条件都好了,我们还用奋斗吗?海湾地区那些王室成员家族的后代很少有科学家、艺术家、奥运冠*,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就是他们翅膀上的*金。今年的欧洲金球奖得主阿根廷人梅西,九年前还是个“侏儒症患者”,在十一岁时被诊断出生长激素缺乏症,而这会阻碍他的骨骼生长。家里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小梅西的治疗费用,因此全家决定移民西班牙寻求解决之道。可这样的身体条件没有制约梅西热爱足球,九年之后,他成了世界足坛的巨人。如果要是当初理智地对待自身的条件,世界足坛就没有了“梅西的神话”。当年的马拉多纳也被足球专家视为不具备踢足球身材条件的“侏儒”。可就是这些“侏儒”的条件反倒成就了他们谱写神话的动力。


  


  抓住机遇,时刻记住不足,就完美了自己。成就每一项事业更多的时候不是要看已经具备的条件,而是要看我们创造条件的智慧与信心。条件要,就要那只海鸟嘴里叼着的一截木棍儿就足够了。

冰哥哲理:辞退那条狗


  美国航空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上世纪末,公司CEO罗伯·柯南道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使其一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


  


  一次,柯南道尔注意到,他们在加勒比海的货仓开支还能缩减,便找来货仓负责人询问。负责人解释说:“这个仓库位置偏僻,夜晚得有人值班防盗。现在只雇了一个人看守,还有什么能省?”柯南道尔想想说:“把那人换成临时工,值班调整为隔夜一次,这样别人也不知道我们哪天有人值班,就可省下一半的费用啊。”


  


  一年过去,柯南道尔找来那位负责人。负责人报告说,仓库改为临时工看守后也没发生盗窃事件。柯南道尔又说:“仓库开支还能节省。”负责人有些疑惑,柯南道尔说:“用一条狗来看守就可以保证仓库安全了,临时工也是多余的。”负责人照办,一年后仓库仍旧安然无恙。这天,柯南道尔路过,便让负责人陪他去巡视仓库。负责人一路夸赞狗看管也很安全,柯南道尔打断他的话,说:“我想把开支再降一点。”负责人不解:“现在只剩一条狗了!”柯南道尔摇摇头:“把狗的声音录下来播放,这样就省去了养狗的钱,小偷也会以为还有看守的。”负责人哑然,这才知道公司降低开支的标准多苛刻。


  


  只要勤于开动脑筋,坚持改进,哪怕是常人看来完美的事,仍有无穷的改进空间。

冰哥哲理:会捕鱼的猪


  太平洋中部法考福环礁上生活着一种会捕鱼的野猪,当地人叫它捕鱼猪。按理说猪的行动笨拙,要捕到在水中灵活自如的鱼儿绝非易事,到底它是怎么捕到鱼的呢?


  


  原来,当捕鱼猪饿了的时候,它便会下到水草茂盛的浅水域里,用长而锋利的獠牙在水草中间来回旋荡,不一会儿,就会有一些水草带着一些杂物卷在獠牙上被连根拔起,然后,捕鱼猪仰起头走到河流支汊的静水域里,轻轻地将头深入水中25厘米,附近的草鱼及其他鱼类嗅到了草味和根部腐败泥土的气味,便向捕鱼猪嘴边聚集过来。捕鱼猪每次闭气大约在1分钟左右,超过时限,它便会轻轻地把头从水中抬起,吸口氧气,再轻轻地把头伸进水中。因为每次进出动作都是又轻又慢,鱼儿几乎觉察不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只顾着捕鱼猪嘴上的水草。当捕鱼猪的头慢慢伸出水面时,有的鱼儿甚至跳起来追咬缠在猪獠牙上的水草。就这样几进几出后,猪獠牙周围聚集了许多鱼儿,当密度足够大的时候,捕鱼猪便集中全部力量,“噌”地抬起头,总有几条鱼被捕鱼猪锋利的獠牙刺穿身体而串在獠牙上带出水面,然后捕鱼猪快步上岸享用美餐。


  


  野猪捕鱼,如果不事先将水草缠在獠牙上,不等鱼类聚集到一定密度,它捕鱼不会成功。人类也如此,要成功做成一件事,需具备两心:一个是细心,一个是耐心。

冰哥哲理:为生存而飞奔


  有一种叫斑尾塍鹬的鸟,每年的8~9月都会从阿拉斯加的卡斯科奎姆湾飞往新西兰。科学家们通过卫星监控发现,这种鸟可以连续飞行5~9天,在飞行过程中不吃不喝不停歇,连续飞行的里程达到英里。它们在飞行的时候消耗的能量是它们休息时的8~10倍。而一个普通人不吃不喝一般能活3天,按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计算,3天的行程不过三四百公里。如果不吃不喝且不停地行走,那么,能量消耗就会更大,行走的距离就会更短。


  


  这种鸟为什么不能停下来休息呢?原来,要是中途停歇或觅食,如果碰巧此时免疫力下降,就可能会生病或染上寄生虫。同时不停歇地飞行还可以免遭其他动物的侵袭,而且从太平洋上空直接飞行比沿亚洲东部海岸飞行大大缩短了路程。


  


  有一只母燕在教一群幼燕飞翔,在母燕一次次地耐心教导下,多数的幼燕都很快飞了起来,只有一只试了十几次也无法离开地面。原来,这只幼燕比其他几只都要弱小得多,一只翅膀还残缺了一小截。即使如此,母燕还是追逐着幼燕,并用嘴恶狠狠地啄它。幼燕被逼得无处可逃时,奇迹出现了,这只残弱的幼燕居然扑打着翅膀飞了起来。


  


  在非洲大草原上,羚羊和猎豹、雄狮都是奔跑的佼佼者。有趣的是,在清晨,箭一样的羚羊,会被沉睡了一夜、饿得饥肠辘辘的猎豹和雄狮捕食;在中午,并不矫捷的羚羊遇上吃饱喝足的猎豹和雄师,反能逃过一劫。早晨时猎豹和雄狮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奔跑,到了中午,仅是为了能吃得更饱而奔跑。


  


  无论羚羊、狮子,还是弱小的鸟、残翅的燕,它们都是为了生存而选择了飞奔,它们生存的意志让人敬畏。在生活中,人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肯吃苦的精神,那么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走向成功的障碍。在漫漫人生路上,只要不停歇地往前冲,就能很好地生活下去。

冰哥哲理:颅榄树的重生


  毛里求斯有一种树叫颅榄树,这种树高达三十多米,木质坚硬,纹理清晰,是一种名贵的树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名贵的树越来越少,林业部门想尽了办法,比如:设自然保护区,任何人不准靠近颅榄树,在狂风时对树干进行加固……可这样依然遏制不了颅榄树渐少的趋势,抢救颅榄树成了一项紧急任务。


  


  年,美国生物学家坦普尔应邀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他认为,挽救一个物种,必须从它的繁殖抓起。可坦普尔调查发现,这种树在毛里求斯已有二百多年没有长出一棵新树了。于是,他开始着手繁殖培育颅榄树果实,可无论什么办法,都无法使种子发芽。一天,坦普尔心爱的猫钻进了实验室,看到了颅榄树的果实并吞食了几颗,坦普尔见状将它轰了出去。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坦普尔突然发现小院草地里长出一种新芽,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物种,于是他精心维护。没想到的是,这棵小苗竟然是颅榄树芽。小院里怎么会长出颅榄树芽呢?坦普尔不禁想起,它心爱的猫在那次吞食果实后,曾在这里痛苦地挣扎,并排出几颗果实后才恢复正常的事,他突然高兴地跳了起来,似乎发现了什么惊喜。他又找来一只猫,让它吞下几颗果实,这只猫同上一只猫一样,挣扎一段时间后,排出了颅榄树果实,坦普尔把这些果实拿到实验室与原来的果实对比,他发现被吞食的果实外面的硬壳被消化了一层。坦普尔立即对外宣称:颅榄树不生长是因为缺少将果实坚壳消化掉的载体。于是,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三百年前消失在毛里求斯的多多鸟就是以这种果实为生。多多鸟被人类捕杀绝迹后,颅榄树也渐渐失去了果实生存的基础,然后它也慢慢消失。得知这个原因后,毛里求斯在颅榄树果实上做了一些文章,森林中的小动物竞相食用这种果实,一年后,颅榄树幼苗遍地生长起来。


  


  颅榄树的重生源于一次猫吞食它的果实。但它却告诉我们,在你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候,并不是遭遇了绝境,其实在你身边会发生很多转机,关键看你善不善于观察和捕捉。

冰哥哲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古时候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切实际。一次次碰壁。也将错就错,死不回头。


  


  这年春天,他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此次鱼汛他遇到的全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得知当时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了螃蟹上,可这一次他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又空手而归。晚上,渔夫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无论遇到螃蟹,还是墨鱼,都捕捞。


  


  第三班出海。墨鱼和螃蟹渔夫都没有遇到,他遇到的只是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挺空手而归。


  


  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打鱼的好手,为什么会在饥寒交迫中离开人世呢?原因就在于他定的目标不切实际,一次次碰壁,死不回生。这世上也许没有如此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的想法。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自然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能够高人一筹。应当成远大的目标努力,但这个目标必须是根植于自己的实际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开出艳丽的花朵。一味给自己树立过于远大的目标,只会让自己失望,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由失望而迷茫,最后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就能让人在成功中增加信心,不断努力,最后取得成功。


  


  目标说到底只是一个阶段性结果,成功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一种适当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呢?

冰哥哲理:给予的回报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海底世界里,清洁鱼没有鲨鱼一般强壮凶猛的身躯,也没有墨鱼一样巧妙灵活的伪装。然而,正是这小小的清洁鱼,从来不会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和伤害。清洁鱼到底有何防身高招?


  


  鱼如其名。清洁鱼的工作正是用自己的身体将过往的各种鱼类都清洁一遍,就好像自己是开美容店的,认真将每位“顾客”从头到尾彻底清洁。同时,清洁鱼自己也可以饱餐一顿。每条清洁鱼都有自己的地盘,而且它总是那么忙碌。任何鱼都可以成为它的“顾客”。


  


  有些凶悍的肉食鱼类会让别的鱼闻风而逃,而清洁鱼面对这类鱼时,甚至会为其提供额外的口腔清洁——深入其大嘴内部清除垃圾。这种服务从未发生过事故,有时还“免费赠送”清洁鱼鳃的服务。就连凶猛异常的大海鳝,也从不把清洁鱼当成猎物,为的是让小家伙把自己好好清洁一下。


  


  清洁鱼不懂得攻击其他鱼类,不懂得伪装自己,只默默无闻地为别的鱼服务,且乐在其中。所以,清洁鱼在周围凶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安享太平。


  


  由此得出一个道理:不要吝啬对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冰哥哲理:用温度战胜对手


  大*蜂,又称胡蜂或马蜂,在我国分布很广,湘北、湘南均有它威武的身影。成年的大*蜂个头儿是普通蜜蜂的三倍以上,性情粗野凶猛,单个的大*蜂1分钟能杀死40只蜜蜂,比“索马里海盗”还凶残十倍。


  


  它们在组织攻击前,先派一只大*蜂进行侦察,当发现目标后,马上进行锁定——分泌出一种信息素的化学物质涂抹在蜜蜂巢上。然后就飞回去报告目标进行攻击。


  


  令人悲叹的是,湘北的蜜蜂不善于群体作战,而是一对一与大*蜂决斗,场面惨不忍睹。蜜蜂根本不是大*蜂的对手,大*蜂只需一口就能把它拦腰斩断,一群数量约有三四十只的大*蜂,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就可以从容消灭一千多只湘北蜜蜂。当所有蜂巢里的蜜蜂被消灭后,它们那“满仓”的蜂蜜便成了大*蜂的美食。


  


  然而,狂妄傲慢的大*蜂并不是所有蜜蜂的克星,当它们凭经验向湘南的蜜蜂派遣侦察兵时,得到的却是另一种结局。


  


  原来,尽管大*蜂粗暴凶残,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在飞行中,能忍耐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45℃,否则超温后只须2分钟便会毙命。而蜜蜂能接受的温度极限是48℃,湘南的蜜蜂正是利用这3度的温差,让侦察兵有来无回。


  


  当大*蜂驾轻就熟地找到目标,开始在蜂巢上涂抹信息素时,早有准备的湘南蜜蜂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瞬间,40只左右的蜜蜂将大*蜂团团围住,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蜜蜂球”,然而它们并不用针刺攻击大*蜂,也不用嘴咬,而是不断振动自己的飞行肌发出热量,很快“蜜蜂球”中心的温度就上升到47℃,超过了大*蜂对热量承受极限的45℃。不一会儿,大*蜂就被活活闷死。


  


  成长路上,遇上大*蜂无疑是一种生死考验,但恰恰是这种考验,让湘南蜜蜂有惊无险地化解了潜在的危险。于是,本属于同一物种的蜜蜂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告诉我们:要想过上安稳的日子其实很简单,一点点智慧,加上团结一致就行了。

冰哥哲理:心的容量


  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弟子回来后,老和尚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大口。弟子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弟子皱着眉头答道:“咸得发苦。”


  


  随后,老和尚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


  


  “尝到咸味了吗?”


  


  “没有。”


  


  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生活中固然有不少烦恼与痛苦,只要善于扩展心境,把以前认为特别严重的事情看淡,把过去无法放下的困扰渐渐解脱,我们的心态便会出现奇妙的改变。当心的容量拓展到相当宽广的时候,我们就会摆脱烦恼、忧愁的生命状态,转变为幸福、喜乐的无悔人生。

冰哥哲理:度转弯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后来还有很多人也说这句话,但方式不同。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镇给失业家庭发放50美元补助,一个镇宣布为“救济金”,一个镇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从此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努力去争取工作。50美元是同样的,但效果判若云泥。


  


  看到半杯水时,你会怎样形容它?是一杯半满的水,还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想到交通信号灯时,你先想到红灯还是绿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赫拉克利特那样一条路,而且必须作出选择:上坡?下坡?关键要看我们面朝哪个方向。


  


  当感到无趣时,我们应该想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等于把自己走路的方向转换了度。意识到这种转弯,或许能将我们的人生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动动手指,请帮忙点击一下文章底部右侧的“在看”按钮,多谢。

作者简介:赵海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冰哥哲理心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