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学校建华
TUhjnbcbe - 2021/7/4 21:48:00

大家好,我是妈乙,好久没唠了。

春天到了,来了暖阳、柳絮、沙尘暴,还有群里妈妈们,各种找我私聊幼升小的信息突然暴增。

我一想,可不是吗?

两年前的当下,我不也是这样,打听着、规划着、焦虑着,又偷偷带着期许。

各种心酸煎熬不足为道,好在最后的结果——好。当时觉得只是好,现在回头看,特别好。

开篇中,如此懂得教育真谛的文字来源于哪里?就是我儿子读的学校——建华(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一所可以一口气上到高三的私立(民办)学校提出的人生中心教育论。

我相信,有人看到这里,要觉得我在乱讲了,建华有什么好?鸡娃圈公认的海淀鸡娃高地,怎么可能带来真正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

不奇怪,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定很多。我也特别能理解这种观点的由来:本身要进建华就难,又常常能听到,建华四五年级就有很多孩子能考取早陪、八少;还有每年中高考的喜报。录取难加成绩好,自然就会得出结论,这一定是一所大鸡特鸡的学校。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建华是“佛”的。一旦入学以后,你就能见识到什么叫有含金量的“佛”,校长领着老师佛,老师带着学生佛,佛的别有洞天别开生面,佛到完全不是外界所认知的表面上的建华。

文章开头,我就用了“完美”的学校这个表达。我当然明白万事没有完美,所以我加了引号。完美本来就是人们的一种向往。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家长。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特指小学部,因为中学部和高中部没有亲历、不便评说),作为一个教书育人思想启蒙的地方,一个让6-12岁的孩子培养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地方,一个让孩子初建人生价值体系、树立人生目标的地方……作为建华的家长,在我心里它真的很完美。

此次写文的契机源于建华的活动之一:成长型思维的小种子班会系列活动,这是建华众多优秀活动之一。

1

三月刚开学,学校给每个孩子分发了自己喜欢的种子,要孩子种下,好好照料,等待并观察着它们。

班主任程芸老师给孩子们留了问题:当你们把种子种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看到的只是一成不变的黑土。那在这段时间里,种子们到底有没有在生长呢?

答案不是马上要孩子给出的。当坚持了一段时间伴着种子长出萌芽的时候,孩子们欢欣雀跃,答案也显而易见,他们当然在生长,并且是非常重要的生长。种子在扎根,根扎得越深,未来长的就越茁壮。

反衬到孩子们身上,可能有时候孩子们会发现自己学习了一段时间,好像还是什么都不懂,很容易打退堂鼓。通过种子前期生长的实验观察,老师告诉孩子们(有幸参加,我原文记录一下老师当时说的话):也许今天你有事情做的不够好,考的不够好,这个时候,请记住,这并不代表你不是个好学生、更不代表以后事情也做不好。就像你们的种子,在破土前,它要生根、要蓄势,看不到成效不代表没有成效。只需要坚持、努力、不放弃,总有一天,你能看到势不可挡的破土而出。

种子的长大·

种子的问题教给孩子们的是:做事遇难不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2

成长型思维小班会的第二节,教给孩子们的是:遇难不退的方法。班里专门请来了专注认知行为疗法及儿童行为纠正领域十年的优秀的教育学专家曹彦丽老师,曹老师也是盖洛普优势识别理论中国区认证教练。曹老师告诉孩子们,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的畏难。当我们遇到难题,退缩也好,愤怒也罢,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

课程课件

这种情绪来自人类的“原始脑”——杏仁核。很多动物也拥有它,它很早很早就已经出现在大脑结构里,所以,退缩与愤怒情绪的产生,更像是一种接近本能的“自动化”的反应。没有任何人能控制住这种情绪不要产生。也因此,没有任何人,需要为自己退缩与愤怒的情绪的感到羞愧。

但同时,也要相信我们能打败畏难。

课程课件

因为人类有前额皮质,只有人类才有发达的前额皮质。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思维,就来源于此。前额皮质是控制的力量,给了人类对抗“自动化、不受控”的杏仁核的可能。它可通过不断的使用、练习、坚持将会越变越强大。而我们,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强大。

#1

活动现场

3

第三节课,什么叫成长?

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以学业为例,一个孩子到了18岁,考上了顶级名校,他的人生就开挂了吗?真的很难讲,名校里空心病的孩子很多,考上名校跳楼的也有。(不说这个了,内心不够强大,不敢提)

为了缓解心情,让我们看看这所鸡娃名声在外,却别有风味的学校的校训吧:“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什么最重要?做人做事、幸福生活最重要,这才是这所学校对孩子最终也是最重的期待,更是我们每个家长希望看到的孩子们未来的模样。

幸福不关乎一时的成绩、幸福不关乎竞赛名次、幸福不关乎名校通知书……怎样的成长才能靠近幸福?细细想来,那些不容易看见的因素或许更能让孩子们靠近幸福。这些因素可能有习惯、性格、思维、能量、素质、觉悟……

有良好的睡眠、足够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坚持阅读与学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这些成长中培养的好习惯,长大后的你会不会更幸福一些?

会思考、有逻辑、有条理、能分析、能理解。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看待世界的独特角度,会不会更幸福一些?

活泼善良有勇气、遇挫折不放弃,面对压力与焦虑时善于疏导自己的情绪,能给朋友们带去欢乐,甚至还有大爱之心,会不会更幸福一些?

我觉得,会。

这些品质,需要长久的培养和点滴的汇聚,不会通过一时的成绩体现,但却是幼苗发育最重要的基础,对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再来看看建华为了孩子们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因素所做的细节。(最后一张图是孩子们亲手设计的明信片,送给前来授课的曹老师。)

NO.3

成长型思维课在延续,成长也在延续,家长们的自我学习也在延续……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学区房,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我不否认,父母们正确有方法的引导与熏陶很重要,但大多父母对育儿不是专业的。如果能遇到一所对孩子的终身学习有设计的学校,能遇到一群专业教学的老师,家长再去配合引导,结果应该是不一样的吧。

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潜能,孩子的优势就像种子一样,深埋于土中,有待发掘。

成长型思维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一个学校可以用这样前言深入的内容去教育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接受自己的慢成长、接受自己的畏难、更看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优势,言传身教。这种用心,一点一滴的浇灌,是孩子们的运气,更是家长的幸事。

向下滑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学校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