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之旅精彩启程
由中国央视纪录频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央视纪录创作基地上海视野影视联手打造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超级装备》,经过一年多的策划调研,实地采编工作日前正式启程。《超级装备》全方位讲述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先进装备的研发智造故事,聚焦人与机器的美妙关系,展现超级中国的创新能力。
?《超级装备》的策划调研工作始于年初,期间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装备司前任司长张相木曾多次组织业内专家对节目进行指导和论证,苗圩部长、辛国斌副部长高度重视,办公厅、装备工业司组织推荐,装备司领导更是亲力亲为,敦促落实相关部门全力配合《超级装备》的采编工作。
年5月16日,由执行制片人肖霄、总编导韩晶、分集编导陈树栋、陆芸等组成的《超级装备》采编组,从上海启程。此次采编共分四路,A路线北上东三省,B路线西行西北地区,C路线往山东河北一带,D路线深入巴蜀地区,预计行程将超过两万公里。
首站齐齐哈尔中国一重
齐齐哈尔是《超级装备》采编之旅的第一站,焦点目标是:中国一重的AP核电常规岛汽轮机低速转子。这是由中国自主研制、迄今为止世界上钢锭最大、锻件最重、截面尺寸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核电转子,是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心脏里的核心部件。
当一重的宣传部长刘文颖、陈建*等陪同采编团队来到转子车间时,大伙无不为这根重达吨、长达12.5米的钢铁锻件深深震撼。从冶炼、锻造、热处理、淬火,到粗加工、精加工,历时50多天,可谓千锤百炼终成大器。总工程师曹志远介绍说,超大型锻件制造,最难的是精度,一间几十平米屋子大小的金属锻件,内部不允许出现一根头发丝的裂隙,这不是可不可能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到的。这要求研制人员心细如发,就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这件超大家伙。
一重的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汉,却最怕钢水出炉的那一刻。蒸气室压力够不够?导流管会不会受损?滑板关闭是否正常?这些被反复确认的问题,仍会再次划过他的脑际。因为整个浇铸过程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任何一个纰漏都有可能导致浇铸失败,造成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工前一天,他总是会在车间里度过不眠之夜,对各个工序作最后的检查。
而对于王欢副厂长来说,起吊钢锭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钢锭重达吨,而他的天车最大起吊极限只有吨,怎么办?这就需要启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灵活作战方案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王欢及其团队创造性地使用了两部天车协同作战的方案,从而一举突破了起吊极限。果然,超级装备的背后,有着一群超级的能工巧匠!
告别被国外“卡脖子”
?
在AP超级核电转子成功研制的荣耀背后,其实是有过一段艰难的历程的。曾几何时,作为百万千瓦级核电的核心装备,核电汽轮机低速转子长期以来为世界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要想发展核电,只能向别国购买,这让中国屡屡经历了被“卡脖子”的不堪遭遇。“如果核电转子研制无法实现国产化,那么,不仅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会受到制约,国家安全更要受到威胁!”一重副总裁隋炳利如是说。
正因为有了一重人的卧薪尝胆,才使得超级转子的国产化得以实现!
两极极限锻造的精髓
冶炼车间的温度高达50多度,采编队员们头戴安全帽,汗流浃背地守候在工人身边,等待钢水开炉、火星四溅的一刻到来,没有一个人退缩。对此,总导演韩晶表示,“如果不能真正体验转子的制造过程,又如何能塑造《超级装备》的灵*?”
该节目的制片人刘颖更是要求团队,越是宏伟的东西,越要注意细节刻画,因为极限制造的精髓,在于它的各种数值已达到巅峰,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因此,展示细节,才能更好地体现超级装备“超大、超精”的两极特点!
上海视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VisionMediaLtd),央视纪录频道纪录创作基地,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成员单位,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致力于精品纪录片的编创、制作和运营,主要纪录片作品有《铁血传奇》、《金融风波》、《大肃奸》、《科举》、《大辛亥》、《心灵捕手》、《北洋*阀》、《刺客令》等。公司着力整合跨界优质资源,凝聚顶级人才,探索和打造创新型纪实类影视作品。年,公司将推出《超级装备》、《白医神探》、《北站疑云》、《紫砂里的精灵》、《暗黑胰岛素》等精品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